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转载请注明:[来源网站]:安化芙蓉茶信息平台
前言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山东省果茶技术指导站、浙江大学农学院茶 学系。
本标准起草人:鲁成银、段家祥、龚淑英、刘栩、金寿珍。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茶叶感官审评的操作环境、器具与用水、审评员、审评内容、试验方法和评分。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茶叶[Camellia sinensis (L.) K]产品的感官审评。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I' 10220感官分析方法总论
3操作环境
3.1光线明亮柔和,光度一致,采用来自北面自然光或标准合成光源。地板和墙壁不反光,色泽浅淡。
3.2室温保持20℃~25℃。
3.3室内清洁、干燥,空气新鲜流通,无异味干扰。
3.4室内安静,无噪音干扰。
3.5干、湿审评台高度适合审评需要,台面不反光。
4器具与用水
4.1评茶杯
瓷质,高65 mm,外径66 mm,内径62 mm,容量150 ml,具盖,盖上有一小孔,在杯柄相对的杯口上缘有一呈锯齿形小缺口,乌龙茶可使用110 mL的钟形杯。
4.2评茶碗
瓷质.色泽一致。高55 mm,上口外径95 mm, ft径92 mm,容量150 mL。
4.3评茶盘
用胶合板或木板制的方形盘,涂以白色,无异气味。长、宽各230 mm,边高30 mm.盘的一电药三::
4.4叶底盘
白色搪瓷盘或黑色(长)方形小木盘。
4.5网匙
铜丝网制,底圆形。
4.6吐茶桶
4.7称量工具
感量0.1 g天平,速溶茶审评使用感量0.01g的天平,
4.8计时钟或沙时计
4.9茶匙
4.10电水壶
4.11紧压茶分解工具
4.12评茶用水
符合国家饮用水规定,清洁无味,pH 5.5~7,硬度<10。
5审评员
应符合GBZT 10220中相关规定的要求。
6审评内容
6.1茶叶感官审评按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叶底五个审评因子进行,并分别用GB/r 14487中规定的评茶术语表述。某些茶类的审评可只进行其中部分因子。
6.2外形审评
审评试样的形态、嫩度、色泽、匀整和净度等。
6.3汤色审评
审评茶汤的颜色、深浅、明暗及清浊程度等,以及速溶茶的速溶性。
6.4香气审评
审评香气的类型、纯异、浓淡、高低、持久性及新陈等。
6.5滋味审评
审评茶汤浓淡、醇涩、纯异、鲜钝等。
6.6叶底审评
审评叶底的老嫩、色泽、明暗及匀杂程度等。
7试验方法
7.1通用感官审评方法
绿茶、红茶、黄茶、白茶、乌龙茶及黑茶等采用,乌龙茶的通用感官审评方法为仲裁法。
7.1.1外形审评
用分样器或四分法从待检样品中分取代表性试样100 g〜150 g,置于评茶盘中,将评茶盘运转数次,使试样按粗细、大小顺序分层后,审评外形。对紧压茶,先审评整块茶的外观,再用分解工具解块后. 分取试样100 g~150 g,置于评茶盘中,审评其内部茶叶状况。
7.1.2内质审评
称取评茶盘中混匀的试样3 g,置于评茶杯中,注满沸水,加盖,冲泡5 min后将茶汤沥入评茶碗中. 依次审评汤色、香气(评茶杯中)和滋味,最后将评茶杯中的茶渣,移入翻置于评茶杯上的杯盖或者底盖中,检视其叶底。
7.2花茶双杯审评方法
外形审评同8.1.1;内质审评时分别称取3 g茶样2份,剔除花干,置于两只评茶杯中.三寻W 7:. T: 盖。一杯冲泡3min后,将茶汤沥入评茶碗中,审评香气的鲜灵度和汤色,另一杯审评操作三、.:.其中香气审评侧重浓度和纯度。
7.3乌龙茶盖碗审评方法
外形审评同8.1.1;内质审评时称取5 g茶样置于110 mL钟形杯中,以沸水冲泡二T:S 审评冲泡3次,冲泡时间依次为2 min,3 min,5 min0每次均应在茶汤未沥出评茶碗中时.先闻杯盖内侧附着的香气,其余的审评操作同8. 1.2,以第二次冲泡审评的结果为主要评价依据:
7.4袋泡茶审评方法
7.4.1外形审评
仅对茶袋的滤纸质量和茶袋的包装状况进行审评。
7.4.2内质审评
取一整袋茶置于评茶杯中,注满沸水并加盖,冲泡3 min后上下提动两次(每分钟一次),至5 min时
将茶汤沥入评茶碗中,依次审评汤色、香气和滋味。叶底审评滤袋的完整性,必要时检视茶渣的色泽和均匀度。
7.5速溶茶审评方法
取5 g〜10 g茶样审评外形,再迅速称取0.75 g速溶茶茶样2份,分别置于透明玻璃杯中,用150 mL冷水和沸水冲泡,依次审评速溶性、汤色、香气和滋味。
7.6液体茶审评方法
液体茶审评液温为25℃~30℃(必要时加热),依次审评汤色、香气和滋味。
8评分
8.1评分方法
茶叶感官审评评分方法为:每一审评因子按百分制分别记分,再将所得分数与该因子的评分系数相
乘,最后将各个乘积值相加,即为审评总得分。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
X— 茶叶审评总得分;
A——外形评分;
a —外形评分系数,单位为百分率(%);
B — 汤色评分;
b — 汤色评分系数,单位为百分率(%);
C — 香气评分;
c — 香气评分系数,单位为百分率(%);
D — 滋味评分;
d — 滋味评分系数,单位为百分率(%);
E — 叶底评分;
e — 叶底评分系数,单位为百分率(%)。
8.2 评分系数
各茶类评分系数见表1
表1各茶类评分系数 单位为
-----------------------------------------------------
茶类 外形 汤色 香气 滋味 叶底
-----------------------------------------------------
名优绿茶 30 10 25 25 10
普通绿茶 20 10 30 30 10
功夫红茶 30 10 25 25 10
红碎茶 10 15 30 35 10
乌龙茶 15 10 35 30 10
黄茶 30 10 20 30 10
白茶 20 10 30 30 10
黑茶 30 10 20 25 15
花茶 25 5 35 30 5
袋泡茶 - 30 30 35 5
速溶茶 10 25 20 35 10
液体茶 - 35 30 35 -